珐琅,曾经的地位竟能替代宝石?发表时间:2024-10-25 13:48 珐琅首饰,在古代时,它不仅是王室专供,还曾被帝王选为珍贵宝石的替代品哦! 清代珐琅手镯现藏于台北故宫 它的历史,可是非常悠久 一 什么是珐琅 珐琅,指的是利用高温将釉料熔化在事先准备好的金属胎体表面上,然后由工匠将其绘制成色彩鲜艳图案的工艺。 珐琅的釉料由二氧化硅与其他化合物混合而成。将这些原料在熔炉中加热,直到形成无色的晶体状液体后,再加入其它的致色成分,从而获得各种鲜艳的颜色。例如,添加钴会产生蓝色,添加铬会产生绿色,添加铁会产生灰色,添加碘会产生火红色。 在将釉料烧制14个小时后,挖出并冷却。然后利用不同的工艺手法,将它们绘制或填涂在胎体上,即完成了珐琅的制作。 珐琅喜怒无常,因为加热过程会改变釉料的颜色和透明度,温度稍有差池,就很有可能烧出和理想差距甚远的效果。它对匠人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加上古代很多颜色的原料来自于天然宝石,因此,一直到18世纪以前,珐琅都属于少数贵族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珐琅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00年的迈锡尼文明。在古埃及时期,宝石的切磨工艺还十分有限,珐琅经常会被作为珍贵宝石的替代品而用来制作精美奢华的珠宝,这是珠宝制作最古老的技术之一。 到了公元3世纪的拜占庭时期,珐琅工艺得到了空前蓬勃的发展,后来它随着贸易被传播到了欧洲,并于13世纪传入中国。 清代珐琅翎管 几乎所有著名的古代文明中,都可以找到珐琅的痕迹,比如中国、埃及、罗马和希腊。这些文明都在原本珐琅的基础上修改和创新属于自己的珐琅风格。 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价格实惠的珐琅首饰,但运用不同珐琅工艺制作出的珠宝,价格可是天差地别哦。 二 珐琅工艺的种类 1 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的珐琅工艺。它是指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的扁丝,在金属器物表面焊接成多个独立的区间,在每个区间内填满粉状的珐琅釉彩进行烧制,冷却后再进行抛光即成的珐琅。 13世纪以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掐丝珐琅制作成的器物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一度只供皇室使用。 明 景泰掐丝珐琅盘 由于当时的掐丝珐琅工艺品所散发的中东和阿拉伯风格实在是过于浓厚了,于是中国的工匠改进了掐丝珐琅工艺,将中式审美融于其中。在明代景泰年间,掐丝珐琅工艺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因为当时的珐琅釉料主要以蓝色为主,故得名为“景泰蓝”。 清代朝珠 景泰蓝作为珐琅工艺中的一种,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掐丝珐琅之一。 2 内填珐琅Champlevé 也叫嵌胎珐琅,内填珐琅从外观上看起来和掐丝珐琅非常接近,但它们的制作方法其实是相反的。 内填珐琅不是像掐丝珐琅在胎体表面增加高度再填充珐琅釉彩,而是在将胎体表面向下雕刻出各种空间,然后再填入釉彩的珐琅工艺。 在内填珐琅的整个工序里,需要金雕师与珐琅师之间密切合作,才能制作出精湛的作品。 最早的内填珐琅艺术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珐琅工艺之一,内填珐琅在19世纪新文艺复兴风格的欧洲手工艺史中,有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这种珐琅工艺制作的珠宝,可以通过控制底胎的厚度来调节珐琅釉彩的透明度,从而达到颜色鲜艳、对比分明的效果,非常生动鲜活。 由于早期的景泰蓝需要大量使用昂贵的贵金属来制作,而内填珐琅可以用铜来制作,因此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它作为景泰蓝的替代品非常流行。 3 透底珐琅 透底珐琅盛行于中世纪后期,17世纪再次兴起。这种工艺和内填珐琅十分接近,是将金属进行不同深度的切割后,在金属胎表面雕刻出纹样,然后再填入透明的釉料进行烧制而成的珐琅。 和内填珐琅的不同之处是,透底珐琅用的釉料通常是比较通透的,可以看到底部金属上雕刻的花纹。 4 透窗珐琅 也被叫做空窗珐琅。14世纪时,法国正式出现了plique-à-jour这个词汇,意思是“让阳光透进来”的珐琅珠宝工艺。 空窗珐琅是一种使珐琅形成类似于彩色玻璃的技术。光线能够穿透珐琅的釉面,映衬每一种细腻的色彩,宛如教堂里的彩绘玻璃窗,绚烂多姿,带着一种梦幻般的美。 空窗珐琅因为没有金属的底胎,完美地演绎了薄如蝉翼的昆虫翅膀,楚楚动人的花朵叶片、若隐若现的薄纱裙摆……在以唯美风格为主的新艺术时期,非常受欢迎。当时的很多高级珠宝,都会使用空窗珐琅工艺,当然它的价格在众多珐琅工艺中,也是一骑绝尘的。 5 画珐琅 如果说景泰蓝(掐丝珐琅)的主要工艺是掐丝,那画珐琅的主要工艺就是绘画了。其作法一般是先在铜胎或瓷胎、玻璃胎上涂以白色釉料,入窑烧结后,在白色釉料的表面以彩色釉料及金彩描绘图案纹饰,再入炉焙烧而成。 |